科研方向:
个人简介:周健,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3年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和瑞典皇家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年6月至2013年7月在厦门大学任副教授,2013年8月至今在pg电子官网平台任副教授、研究员。主要从事金属间化合物、热电材料、二维过渡金属碳硼化物和计算材料学的研究工作。已在Adv. Funct. Mater.、Nano Energy、Journal of Mater. Chem. A、ACS Appl. Mater. Interface 等SCI期刊上发表论文170余篇, 被SCI引用6000余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任务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批软件著作权11项。
科研方向:
个人简介:汤沛哲,男,准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2015年清华大学物理系获得博士学位。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张首晟教授研究组进行博士后研究。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在德国马克思普朗克结构与动力学研究所(MPSD),Angel Rubio院士研究组进行博士后研究。2018年4月获得 Marie-Curie Fellow。2019年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主要利用计算模拟的手段从事低维纳米材料,磁性拓扑物态,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拓扑材料在光场下的非平衡动力学演化等方向的研究工作。曾预言反铁磁狄拉克半金属和高陈数拓扑费米子在凝聚态中的存在,SiP2中维度杂化的激子态和激子-声子相互作用。截止2022年10月,已在高影响因子杂志上发表文章 30余篇,其中包括 Science,Nature Physics, Nature Materials, Nature Nano, PNAS, PRL 等顶级期刊,总引用4000余次。
科研方向:
个人简介:陈爱华,女,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液晶高分子、柔性电子材料、智能高分子材料等相关研究工作,作为第一/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 Adv. Mater., Angew. Chem., Adv. Funct. Mater., ACS Nano, ACS Macro Lett.等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引用1500多次,ESI高被引论文1篇。已授权中国发明专利7项,日本发明专利1项,公开国际PCT专利1项。受邀在新材料国际发展趋势高层论坛(高分子分会场)、PIERS(PhotonIcs & Electromagnetics Research Symposium)会议(光响应性材料及器件化应用分会场)、中国材料大会(高分子材料分会场)等做邀请报告。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外国人特别研究员。曾担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委会理事。
科研方向:
个人简介:王志坚,男,准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和2015年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2015-2020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机械与航空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20年受聘为pg电子官网平台准聘教授,获得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资助。从事智能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制备、先进制造及相关应用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项目。在Advanced Materials, Science Advances, Science Robotics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引用2000余次,并受邀担任《Frontiers in Robotics and AI》专刊客座编辑。
科研方向:(1)CMAS对航空发动机热障涂层的高温腐蚀与防护研究 (2)火星沙尘与月球月尘高温熔融与流动性研究 (3)液滴粒子在超高温超高音速撞击行为研究 (4)仿生学在超高温硅酸盐熔体控制润湿行为中的应用研究
个人简介:宋文佳,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杭州北航空间环境与行星科学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北航/商飞大飞机火山灰航空安全联合实验室主任、北航天目山实验室副主任;慕尼黑大学客座教授/厦门大学兼职教授。2020年中组部“海外优青”基金获得者,2015年获德国“自由科学精神”人才项目,2012 年获德国“洪堡基金”。近三年先后主持国务院部门重大项目、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基础科学中心重大项目、浙江省“尖兵领雁”重大项目、德国国家重...
科研方向:1)先进结构材料在极端(高压、高温、高应变速率)条件下的力学行为; 2)金属材料的强韧化机理及多尺度微观组织设计; 3)透射电子显微学
个人简介:赵士腾,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2010年本科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13年获得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冶金工程专业硕士,2017年获得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材料科学博士,2018-2021年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国家电镜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21年5月入职北航pg电子官网平台。近年来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文章5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含共一)/通讯作者身份发表代表性论文...
科研方向:
个人简介:杨圣雪,女,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06于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2013.05-2015.05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2015.05至今,在pg电子官网平台任教;2016.02-2017.02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公派博士后。已在国际著名期刊Adv. Mater.、Adv. Funct. Mater.、ACS Nano、Nano Lett.、Appl. Phys. Rev.、Adv. Sci、InfoMat等杂志上发表50余篇SCI论文,H因子31。担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第九届及第十届理事会理事,担任中国材料学会纳米材料与器件专业委员会秘书,担任InfoMat、Nano Research等期刊青年编委。
科研方向:材料化学系
个人简介:李晓敏,女,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获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硕士学位,2008年获University of Greenwich博士学位;1995-2006年任职于天津大学石油化工技术开发中心,2008年至今任北航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子课题等研究项目多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多项。获教育部技术发明奖、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教学优秀奖一等奖、“凡舟”基金二等奖、“我爱我师”特色教师奖等奖励。
科研方向:材料化学系
个人简介:梁大为,教授,博导。本、硕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2000,2003),2007年获香港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发表SCI论文80篇,引用2600余次, H-index 28。授权专利6项。主持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包含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青年编委。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013),北航拔尖人才计划(2017)。
科研方向:
个人简介:张海天,1989年10月生。pg电子官网平台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年5月博士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导师:Roman Engel-Herbert)。2018年6月年获得美国吉尔布雷斯学者基金(Gilbreth Research Fellow), 于普渡大学工程院开展独立研究工作(合作教授:Shriram Ramanathan以及Kaushik Roy)。2020年11月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2021年9月全职加入pg电子官网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多项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组部项目。 主要研究兴趣: 1.功能相变材料的调控及类脑计算器件应用,2.磁性功能材料,3.纳米材料。近年来在Science, Nature Materials, Nature Communications, Advanced Material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Nano Letters, Applied Physics Reviews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他引1000余次。研究成果被美国国家自然基金(NSF)、美国能源部(DOE)、和美国Argonne国家实验室等专题报道,被Science和Nature Materials等高水平期刊引用和评述。 学生就读期间有机会与国际知名专家课题组合作并出国交流,优秀学生可推荐出国继续深造或工作。 计划每年招收1-2名博士及2-3名硕士研究生,常年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并欢迎感兴趣的本科生参与科研,有意者请发邮件联系:htzhang@bua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