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方向:
个人简介:张世超,清华大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所博士后,现任pg电子官网平台教授、博士生导师,能源材料与电化学实验室负责人。1993年到pg电子官网平台工作,主要研究先进能源材料的研究,先后主持一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的研究工作,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在Adv Mater、ACS nano、J Mater Chem A等高水平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百余篇,申请或授权专利10余项,以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两项。
科研方向:
个人简介:李松梅,女,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专业本科、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化学专业电化学方向硕士研究生、pg电子官网平台材料学博士研究生毕业。美国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 Champaign 访问学者。主讲过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6门,其中长期主讲本科生专业核心课程“电化学原理”、专业选修课“分析化学”和硕士生专业课“材料腐蚀与防护技术”。完成6项国家级和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出版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1部、工信部规划教材1部、专著1部,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北航“立德树人奖”优秀奖等教学奖励20余项。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四项省部级科研奖励。在Nature、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等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
科研方向:
个人简介:杨树斌,男,教授,国家级领军人才。2008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pg电子官网平台,获工学博士学位;2008.7-2014.2年先后在德国马普聚合物研究所和美国莱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4.3加入pg电子官网平台。研究领域为二维新能源材料,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10余项;在Nature、Sci. Adv.、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他引1万余次;其中制备二维材料的拓扑转化新方法被Nature专题评述:“是将二维材料推向市场的关键步骤”。授权国际PCT和中国发明专利30余项,部分在新材料(济南三川等)和新能源企业转化应用。
科研方向:
个人简介:水江澜,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领军人才。先后于天津大学(2000年)获学士学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和美国罗切斯特大学(2010年)获双博士学位,在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2010-2013年)和凯斯西储大学(2013-2014年)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曾经历的研究领域包括锂离子电池和锂-空气电池,目前研究聚焦氢能与燃料电池,主要包括制氢催化剂、储氢材料、燃料电池电催化剂。迄今已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包括Science, Nat. Nanotech., Nat. Catal., J. Am. Chem. Soc., Adv. Mater., Angew. Chem. Int. Ed.等期刊,授权发明专利6项。主持中组部青年项目(2015)、科技部氢能重点专项课题(20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6, 2019)和地区联合基金重点项目课题(2021)、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究专题课题(2020)。担任《Nano Research Energy》期刊青年编委,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氢能技术专委会委员,中国内燃机学会燃料电池发动机分会委员等。
科研方向:材料化学系
个人简介:朱天乐,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博士和博士后,2003年到pg电子官网平台工作。主要从事大气和有限空间空气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大气污染物吸附和催化净化材料、地方和企业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对策及能源成本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863”计划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课题5项,省部及地方政府和企业课题20余项。主编出版著作(教材)4部,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6件,获省部级奖1项。
科研方向:
个人简介:刁鹏,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斯坦福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北航“优秀主讲教师”称号获得者,研究生精品课主讲教师,北航首届“研究生课程卓越教学奖”获得者。长期从事电化学与光电化学能源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涉及电催化材料、光电催化材料、光能-化学能转化与存储、环境催化材料、电池材料、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与组装。在上述领域承担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科研方向:材料化学系
个人简介:范文宏,女,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科技新星,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环境类专业核心专家,校一流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 长期从事天然水环境中金属及纳米颗粒污染物的环境行为、生态效应和修复治理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6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其余国家、省部级项目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SCI收录120余篇,H因子32,获14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曾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水环境与水生态分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处理与回用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杂志 B Environ. Contam. Tox. 亚洲编辑部副主编、Environ. Tox. Chem.编委等社会兼职。
科研方向:
个人简介:李卫平,女,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获得pg电子官网平台腐蚀与防护专业工学硕士学位, 2007年获得pg电子官网平台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工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功能涂镀层和光电信息材料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分别于2010年到英国剑桥大学,2011到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进行交流访问。参与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国家“863”计划、航空科学基金、教育部及北京市基础科研项目,以及企业合作研究项目。发...
科研方向:
个人简介:1999年于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获博士学位,1999.8-2001.8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博士后,2001.8出站入职pg电子官网平台。2011年1月-2011年6月香港科技大学访问学者; 2014年9月-2015年9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公派访问学者。近年来主要从事面向环境污染控制和二氧化碳还原的新型膜材料、吸附材料和催化材料等的设计和制备、电化学和膜过程原位耦合及应用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重点研发计划、科技支撑计划...
科研方向:
个人简介:张晓亮,教授,博士生导师,材料化学系主任。2013 年在pg电子官网平台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取得博士学位,之后作为博士后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和瑞典皇家工学院(KTH)从事研究工作, 2018 年入职北航材料学院。 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和北航青年拔尖人才项目,长期从事新型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工作,提出了光电材料表面基质构筑理论与方法,建立了光电材料表面特性调控机制,多次打破量子点太阳能电池的记录效率,相关成果在Joule、Energy Environ. Sci.、Adv. Mater.和Angew. Chem. Int. Ed.等知名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多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多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项目,担任《物理化学学报》、《Susmat》、《Nano-Micro Letters》和《Energy Material Advances》期刊编委/青年编委。指导的研究生多人次获国家奖学金、博士研究生卓越学术基金和优秀学位论文等荣誉。